義德寺沿革
義德寺沿革碑記
佛日舒輝,法運興揚,端賴僧眾慧命之傳續有在,則聖教昌隆,含生利樂焉。清涼山義德寺,原肇自嘉義市義德佛堂,而遷建於此鳳梨山麓仁義潭畔也。前之佛堂已廢,後此新寺以興之由來,蓋以人事離合因緣,有不可思議者焉。茲略述之作為碑誌,以昭沿革之史事云:
溯自民國元年春,嘉義地方有黃卜、蘇甘二居士,為參禮佛剎,相偕遊訪至北台灣基隆,適逢月眉山靈泉禪寺開壇傳戒勝會,因睹戒會之隆重莊嚴,心生敬仰,又覺世事之夢幻,遂萌出塵之志,而同投禮時任 上善 下慧祖上人為師,受賜法名德勸與德願。二人嗣後返嘉義,發起建堂靜修之善願,乃邀同蕭玉、蔡富等善信,共建佛堂一所,名為義德堂,沿俗則多稱為齋堂焉。迨德勸上人逝世,德願繼之;民國廿年德願上人又入寂,由薙徒普遷繼之;迄民國六十年二月,遷上人圓寂, 上宏 下一上人繼任住持。
自建堂以來,歷經六十餘載,昔日坐靜之郊野,頃已成為繁華市區,又因昔日獻地建堂之創始者,未將佛堂基址辦理為堂上所有權屬,以致被其俗眷所覷討,雖纏訟三十多年而不能直!迄遷上人示寂後,圓寂, 上宏 下一上人薙徒紹安,本於佛陀濟世無諍之心懷,以期息事寧人之旨而白於佛竟,共議決計放棄原址佛堂,並購得現址,即鳳梨山麓--今仁義潭畔約二甲餘土地,而籌劃遷建焉。遷建之意既定,遂于民國六十年十一月七日召開信徒大會,與會護法一致贊同,即組成「籌備遷建委員會」,公推時任嘉義縣佛教會長吳大海居士為主任委員,張嘉南、周重西居士等共同協贊擘劃遷建事宜。籌備因緣成熟,乃擇於民國六十三年之農曆元月十三日舉行動土奠基典禮,十六日正式興工整地建築。蒙佛慈光加護,工程進行順利,至同年臘月初旬,佛殿及兩廂告成。遂擇於是月十八日卯時,奉請原堂鎮座佛像,入殿進香安座。而初期規劃之建築工程,亦至六十四年農曆仲春,即全部竣工。自此遠離市厘,偏處鄉村之鳳梨山麓,增色一座巍峨莊嚴之寶剎—義德寺。聳立山際,供四眾弟子參觀瞻禮。而於遷建期間,工程方面多得護法仁士們之襄贊;於破土奠基、奉佛安座等典禮,並請得清華山德源寺 上開 下通老禪師之親蒞指導,主持典儀,道誼法諠,皆所衷心感德者也。而清涼山之稱,為當代佛教界尊宿 上印 下順長老所賜題,以寺境四季清風徐徐,涼爽宜人,且為追仰大智文殊菩薩聖跡而取名;殿柱聯句,則是松山寺圓寂, 上道 下安長老所惠撰,亦均足資紀念。
本寺自佛殿竣工後,於民國六十四年起,每年寒暑季,恭請 上懺 下雲老和尚,舉辦「大專女生齋戒學會」及佛七度眾。繼而又增建齋堂、寮舍並美化環境,直至民國七十一年仲秋,方告完成。遂擇于農曆十月十八日舉行慶典及傳授菩薩戒為資紀念。又於七十七年興辦「般若佛學院」,三年為期,連續兩屆,成就眾生體解佛法,解行雙修,皆為勝緣云爾。後因參加齋戒學會者日眾,殿舍不敷供用,乃於七十八年,增建念佛堂、大講堂、大齋堂及寮房多間,至八十三年方全部竣工。八十二年遵守佛制,依止 上道 下海律師學習戒法,自此每年比丘尼聚會一處結夏安居。八十四年 上宏 下一上人圓寂,於八十五年由薙徒紹安繼任住持。同年又增建一座大山門、圍牆、種植花樹,以增添叢林莊嚴之景觀。九十一年緣於 上本 下因法師提起傳授「三壇大戒」一事,進而增建「甘露戒壇」。並恭請 上道 下海律師為得戒和尚,每兩年傳戒乙次,每年傳授式叉摩那戒乙次。九十六年興辦「般若淨宗佛學院」,紹隆佛種,培育僧才,以護法安僧,續佛慧命。一○二年增建學院教室及大會議室。及舉辦行摩那埵法,普益尼眾,護持正法久住世間。
興建一寺之成,端賴眾緣成就。所幸仗蒙三寶慈光加護,並得十方護法善士之襄贊勝舉,誠感功德無量。爰略述因緣始末,以為碑誌云爾。
義德紹安 修撰敬立
歲 次 壬 辰 年 臘 月 吉 日
中 華 民 國 一 ○ 二 年 二 月 吉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