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義德寺簡介
[義德寺簡介聲音播放Sound Playback]
點此聆聽Click here to listen
歷史沿革
始源於民國元年創建義德堂
義德堂第一代住持 寬正和尚尼
民國64年義德寺遷建於此
義德寺第一代住持 宏壹和尚尼
義德寺第一任管理 修賢和尚尼
懺公上人 於民國64年至87年於此舉辦齋戒學會
禮請顯明長老講課合照
義德寺現任住持 紹安和尚尼
和尚尼建寺時有發三個願
1. 不作香火道場
2. 不趕經懺
3. 不做觀光遊覽地區
更用了慈祥的身教言行,為弟子們樹立了實踐菩薩道的典範。
71年大殿落成暨佛像開光
開光剪綵主持和尚 惟覺和尚
71年大殿落成暨傳授菩薩戒
民國82年起,依遵佛制每年舉辦「結夏安居」熏沐學戒風範。
承蒙 本因法師多方指導及鼎力相助,並提供五臺山竹林寺戒壇藍圖。本寺住持 上紹下安和尚尼,赴遼寧省禮請 古明和尚尼,並前往福建太姥山平興寺實地考察。 回台之後即籌備建壇事誼。
民國91年啟建如法如律甘露戒壇,戒壇是依照道宣律祖於《關中創立戒壇圖經》一書中所述而建。
宣祖所作圖經乃是依據阿難尊者於結集時所言,其在佛身邊所見到的戒壇相狀。
民國91年起,每兩年傳授一次尼眾二部僧授具足大戒。
甘露戒壇由道海律師敬書
對聯由果清律師撰寫
右聯:入此門來,人人皆得勝妙戒
左聯:出斯戶去,各各咸修莊嚴行
戒壇有三重,代表三空:
第一重的高度為佛的一肘,表示比丘於戒壇受戒之後,能制心專一, 無有散亂。
第二重的高度,佛一肘手半,即轉輪聖王初登壇,接受灌頂時的高度。
第三重的高度,高佛指二寸,表二諦;長七尺,表七覺支。
階道護法
戒壇周圍布列神像,是表示諸善神護持佛法,令佛法長久住世。
圓頂上之雲紋,表上品戒法凝聚於虛空中猶如寶蓋。
毗尼住世、佛法住世
受戒、懺罪等皆須憑藉戒壇。
本寺築壇傳戒,盼能留傳世尊的清淨戒法 ;願毗尼弘興,正法久住。
傳戒特色
一、戒師如法
根據《毗尼母論》云:和尚與二位阿闍黎都必須如法,
七位尊證師都要清靜且明曉戒律。
律藏中說,如果沒有得戒和尚,或戒師人數不足十人,授比丘尼戒需二十師,則此授戒之法都不能成就。
二、戒壇如法
創築戒壇之後,更重要的是如法結界;如果結界不成就,羯磨法就無依憑之處。
三、戒子如法
依《隨機羯磨•諸戒受法篇》中「受戒五緣」 所述,能受之人須具足五種條件,方可進受具足戒。
何謂五緣: 1.是人道。2.諸根具足。3.身器清淨(非破重戒)。 4.具足出家的形相 (剃髮染衣)。5.得少分法。(二年式叉)
四、授受儀軌如法
諸多的儀規佛事,一點一滴無非是要培養我們的菩提心,令其增長廣大。在身心的一切活動中,能時時刻刻守護淨戒無所毀犯,並以此不懈的精神,繼續朝菩提聖道前進。
使令,佛日將昏而增輝,正法重現於末世。